周末的社区公园里,五岁的朵朵跟小伙伴们在彩色沙坑堆砌城堡,拿着玩具的小手沾满晶莹的细沙。几周后,朵朵开始烦躁不安,夜里哭闹抓挠屁股,细心的妈妈发现她肛门周围有扭动的白色小线头!医生用透明胶带粘取检测,发现是蛲虫感染。
      在城市户外亲子活动日益普及的今天,公园露营、沙滩玩耍已成为现代育儿的重要场景。
       一、为什么城市也“中招”?
      许多家长以为寄生虫病只存在于卫生落后的乡村,殊不知城市公园的沙坑、小区松软的绿化带泥土,同样潜伏着“土源性寄生虫”的威胁。沙坑虽然看起来“干净”,但这主要是由蛲虫的传播特性和儿童的行为习惯决定的,并非城市环境本身免疫。
贾铁武,李石柱. 非洲寄生虫病图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226-233.
      公园是儿童聚集玩耍的热门场所,若沙土被污染,孩子们进行挖掘、堆砌等直接接触沙子,尤其是幼儿和低龄儿童有将手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的习惯,大大增加了交叉污染的机会。
      二、蛲虫长什么样?   
      成虫非常细小,像一小段白色棉线。雌虫比雄虫大,长度约8-13毫米(大概一粒米的长度),雄虫则小得多(约2-5毫米)。用肉眼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它们在活动。
      三、儿童为什么会得蛲虫病?
      1.肛门-手-口感染  
      蛲虫产卵于肛门周围,由于雌虫和虫卵的刺激,常引起小朋友直接用手搔抓,虫卵污染手指。当用不洁的手抓取食物或吸吮手指等,构成小朋友直接感染。
      2.接触感染
      雌虫产出的虫卵,极易粘附在衣裤、被褥、便器、家具、玩具等物品上,小朋友通过触摸污染虫卵的床单、桌面、门把手等物品而间接接触感染。
       此种方式是引起集体机构或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感染的主要方式。
      3.逆行感染  
      少数雌虫在肛门产卵,幼虫经肛门逆行进入肠道后,约15到30天发育为成虫并产卵。
      4.吸入感染 
      蛲虫卵比重小,虫卵可随尘埃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经口鼻吸入至咽部,随吞咽进入消化道而引起感染。
      四、如何治疗蛲虫病?
      蛲虫感染是可以治愈的,药物治疗效果通常很好。若在医院或疾控中心确诊感染蛲虫,遵从医嘱口服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治疗,两周后再重复服药一次。
考虑蛲虫可自身感染、相互感染,建议家庭成员和幼儿园同班同宿舍的小伙伴们一同检查和服药驱虫,否则,遗漏的感染者又会重新传播。
      重要提醒: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购买驱虫药服用。医生会根据年龄、体重等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五、如何预防蛲虫感染?—卫生习惯是关键!
      1.户外露营、玩沙后“手”当其冲: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搓洗小手、指缝、手腕,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
      2.做好环境卫生:衣服、被单、床单、毛巾,尤其是内裤及床单洗前先用开水烫5分钟左右,以杀死虫卵。家具、玩具,特别是门把手,可用75%的酒精或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的84消毒液擦洗。
      现代育儿不必因蛲虫恐惧而远离自然,做好个人卫生、加强环境卫生,当孩子尽兴玩沙归来时,那份探索自然的快乐远大于微小风险,而智慧防护正是这份快乐的守护者。
参考:
一位蛲虫病患儿妈妈的困惑.江苏寄生虫病防治,2024-01-09.
宝宝哭闹不安、屁屁痒得睡不着,原来是这种“小白虫”在作怪!.中国疾控中心,2025-07-18.
 
拟稿:胡文正
审核:李辛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