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地协同 共筑区域公共卫生新高地——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徐州市疾控中心共商发展大计-0008全讯注册
                        
                              七月彭城,夏木葳蕤。7月9日上午,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胡斌、名誉院长牛侨、副院长曾平、党政办主任王皓一行,赴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专题座谈,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书记胡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双方聚焦淮海经济区公共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就深化淮海公共卫生研究院共建、优化人才队伍发展机制、高质量举办“第三届淮海公共卫生与健康学术会议”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绘区域公共卫生发展蓝图。

 
      一、 擘画学院共建新篇,打造区域协作标杆
      会议将淮海公共卫生研究院共建列为战略支点。双方一致认为,需立足区域重大公共卫生需求,整合高校学科优势与疾控实践资源,在战略定位擘画、科研方向谋划、人才体系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应急能力提升五大核心领域,深化协同攻坚。通过共建高水平教研基地、联合实验室及实践教学中心,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淮海经济区构筑坚实的公共卫生人才与科技支撑体系。
      二、 聚焦人才精准赋能,共筑科研能力提升新引擎
      人才乃强业之基、创新之源。本次座谈重点围绕提升疾控机构科研能力与水平这一核心目标,双方在人才协同赋能层面达成关键共识。
      强化高端人才招引: 徐州市疾控中心将持续加大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的招录力度,重点引进具备前沿视野与科研潜力的专业力量,为疾控体系注入创新活力和发展动能。
      创新骨干培育机制: 双方将建立科研骨干定向培育计划。选拔疾控中心具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骨干,依托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高水平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进行系统化指导与培养。通过参与高校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方法学培训等途径,进一步提升骨干人才的科研设计能力、数据分析技能与学术素养水平,锻造一支“精业务、强科研、善创新” 的疾控中坚力量。
      通过“招引”与“培育”双轮驱动,不断推进徐州市疾控中心的整体科研攻关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区域公共卫生决策与实践提供更坚实的科技支撑和智慧保障。
      三、 打造高端会议品牌,引领健康产业前沿趋势
      以“第三届淮海公共卫生与健康学术会议”为契机,双方共同筹备、精心谋划,携手推动会议顺利召开。
      提升站位格局:紧扣“健康中国”战略与全球公共卫生议题,设置重大传染病防控、智慧公卫、健康治理等前沿板块;
      拓展辐射半径:联动淮海经济区十城疾控机构与高校,强化区域协同示范效应;
      推动成果转化:拟设置产学研对接专场,促进学术共识转化为政策实践与技术应用,使会议成为驱动区域公卫发展的“思想引擎”与“行动枢纽”。

 
      共启新程:以协同之力筑牢健康屏障
      此次座谈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双方领导强调,将建立常态化联席机制,细化共建任务清单,推动协议内容落地见效。未来,学院与中心将持续深化“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四链融合,合力提升区域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护佑人民健康、服务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核心力量。
      校地同心,其利断金。当学术智慧与实战经验深度交融,当育人之责与健康之托紧密交织,一幅以创新为笔、以担当为墨的公共卫生图景,正在彭城大地磅礴展开。
      中心副主任余加席、毕俊,科研质管、职环卫、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及《中国校医》杂志等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供稿:《中国校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