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诊断中,ct检查应用广泛,但一提到辐射,很多人就心生顾虑。ct检查到底该不该做?其正当性又该如何判断?下面为你详细解读。
      一、ct:医学影像的“透视眼”
      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它借助精确的x射线束和高灵敏度探测器,对人体进行逐层扫描,再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身体内部横断面、冠状面或矢状面的高分辨率图像。这些图像以不同灰度呈现,反映了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能清晰显示软组织和骨骼结构,在肿瘤、血管病变、创伤和感染等疾病诊断上价值极高。
      二、ct的检查特点
      (1)ct检查较为方便,检查速度较快,安全性也比较高。患者无需移动身体便能完成检查,所以ct检查也更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特别是有助于快速诊断急诊患者的疾病,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
      (2)ct检查与传统胸部x线检查相比,能够避免影像重叠的情况。如应用传统胸部x线检查时,由于相邻组织器官之间的密度差异较小,因此往往无法形成良好的对比图像,对于各类软组织器官无法进行充分显影。
      (3)ct检查的密度分辨率较高,能够直接显示患者的器官以及病变情况。
      (4)ct检查中图像源自吸收系数进行的转换,因此可进行图像处理,使图像的密度或灰度调节到适合观察某种组织或病变,更有利于对组织和病变情况进行观察。
      三、做一次ct检查辐射有多大?
      ct检查通过x射线穿透人体成像,由于是一层一层扫描,受检者受到的辐射比普通x射线摄片大。一次胸部拍片有效剂量为0.02-0.1msv,而一次胸部ct检查有效剂量达6-8msv,是前者的几十到几百倍。不过,低剂量胸部ct扫描剂量约1.5msv,可大幅降低辐射。在医疗照射中,ct对人群集体剂量的贡献超60%。
      四、ct检查的正当性判断
      明明都知道辐射有风险,可为啥医生还老是建议做ct呢?有哪些情况需要做ct?如何去判断选择ct是否合理?
      重大创伤:比如遭遇车祸,身体受到严重撞击,或者突发急性脑出血,情况危急的时候,ct检查能快速准确地查明伤情,对后续治疗至关重要。
      癌症术前评估与复查:对于癌症患者,术前做ct可以帮助医生详细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术后复查 ct,能及时发现是否有复发等情况。
      严重感染需明确脓肿范围:当身体出现严重感染,需要确定脓肿的具体位置和范围,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时,ct 检查能发挥大作用。
      慢性疾病排除并发症:像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比如糖尿病、心脏病等,为了排除是否出现并发症,有时候也需要借助ct检查。
      ct检查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把握“度”。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确认ct是否为最佳选择。医疗照射应有足够的净利益,在能取得相同净利益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非医疗照射的替代方法,在无替代方法时也应权衡利弊,判断医疗照射给接受诊断或治疗的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医疗照射才是正当的
      ct检查作为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带来准确诊断的同时确实存在一定的辐射危害。然而,只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并严格遵医嘱进行检查,就可以将辐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面对疾病,我们不应因辐射而拒绝必要检查,而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做好个人防护,保障健康安全。
 
组稿:杨文亚
审核:薛   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