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日
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深入了解
容易误被当做“青春期叛逆”的“青少年抑郁”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数据显示,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10.8%有轻度抑郁风险,4.0%有重度抑郁风险。
也就是说,每7个青少年里,就有一个可能正在面临抑郁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成年期一半的心理健康障碍始于18岁以前,但大多数病例未被即时发现和治疗。
如何识别孩子潜在的抑郁求救信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习。
(一)青少年抑郁早期征兆
青少年抑郁与成人抑郁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以下症状在青少年中更为常见:
1. 易激惹或愤怒情绪
与成人抑郁表现出的低落不同,青少年抑郁通常以愤怒情绪为主要表现,无法讲明的痛苦往往以愤怒、尖叫这种极端的情绪形式来表示。
2. 身体症状
头痛、头晕、胃痛等没有生理原因的身体不适。
3. 动力减退,学习困难
常常感到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显著下降。这种认知功能的减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导致成绩下滑、逃学现象频发,甚至出现对学习完全丧失动力的情况。
4. 自我评价低
频繁表现出自卑或对自己失望,认为自己做不好事情,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思考问题时倾向于消极、悲观,常常感到无望,甚至可能谈论死亡或自杀。
(二)如何帮助孩子调节负面情绪和心理
1. 家长提供情感支持
①
倾听与共情: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不否定或压制,引导孩子适当宣泄情绪,分析孩子抑郁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到情绪的出口。
②
教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数数、画画或运动,家长以身作则,示范冷静处理冲突。
③
稳定家庭环境: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或规律的有氧运动,减少电子屏幕时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增加亲子互动(如游戏、聊天)和沟通交流,尽量避免争吵,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强安全感。
2. 学校营造良好环境
①
情绪教育课程:通过角色扮演、绘本故事等教孩子识别和应对情绪。
②
心理支持资源:设立“情绪角”、配备心理教师,提供个体或团体辅导。
③
反欺凌与减压活动:鼓励同伴支持,组织正念练习、艺术表达或运动会缓解压力。
3. 医院专业评估与干预
①
科学诊断:儿童心理科医生通过访谈、量表评估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排除生理因素。
②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调整负面思维,游戏治疗帮助低龄儿童表达情绪。
③
药物辅助:对中重度情绪障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与心理治疗。
抑郁就像“
心理感冒”,只是一种疾病,减少病耻感,只要我们接收到了这一“信号”,早发现、早干预,“家-校-医”协同联动抗击青少年抑郁,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为孩子点亮一盏灯!
组稿:翟 爽
审核:苗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