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取暖用气:警惕一氧化碳中毒-0008全讯注册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亦称煤气中毒,是我国最常见、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也是常见的生活性中毒之一,北方冬季尤为常见。近日,就接连有新闻报道各地发生居民因取暖、用气方式不当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悲剧。 
    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co(一氧化碳),其主要经呼吸道吸入,透过肺泡迅速弥散入血。co与hb(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o2大300倍,入血后80%~90%与hb分子中原卟啉ⅸ的亚铁复合物发生紧密而可逆性结合,形成hbco(碳氧血红蛋白),hbco不仅无携氧功能,还影响hbo2(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氧的释放,导致组织缺氧,对全身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临床表现上,因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故首先受累。吸入co气体可引起急性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和慢性损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脑缺氧所致的中枢神经损伤。中毒程度与血中hbco浓度有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是临床诊断和分级的重要依据: 
⑴轻度中毒: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a) 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b) 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10%。 
⑵中度中毒:除有上述症状外,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者。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30%。因hbco为鲜红色,故患者皮肤黏膜在中毒之初呈樱桃红色,与其他缺氧不同,是其临床特点之一;再是全身乏力显著,即使患者虽尚清醒,却难以行动,不能自救。 
⑶重度中毒: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①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②患者有意识障碍且并发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a) 脑水肿;b) 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c) 肺水肿;d) 呼吸衰竭;e) 上消化道出血;f) 脑局灶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5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是指少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经2~60天的“假愈期”,又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a) 精神及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b) 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c) 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d) 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头部 ct 检查可发现脑部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区;脑电图检查可发现中度及高度异常。发生迟发脑病的危害因素包括:急性期病情重,昏迷时间长、苏醒后头晕和乏力持续时间长、休息不够充分、治疗处理不当、高龄、有高血压病史、脑力劳动者、精神刺激。约10%的患者可发生此病,部分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有些则留下严重后遗症,如震颤麻痹、偏瘫、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等。 
    co还可能出现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慢性损害,如神经衰弱综合征或心律失常、心肌损害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首先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静卧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立即给予氧疗,积极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代谢,并进行相关对症支持治疗。中毒者苏醒后应尽可能卧床休息,密切观察2周,一旦发生迟发脑病,应给予包括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与其他对症及支持治疗。 
co是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因其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故无警示作用,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因此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好预防工作,有效防止中毒的发生。 ⑴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卫生宣传,普及自救、互救知识。⑵请居民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不要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等已淘汰的产品以及超过使用年限的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也不得私自安装、改装、迁移燃气设施设备。⑶做好室内通风,应注意在使用燃气时先将室内门窗、排风扇打开,使空气得到流通。⑷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以便及早发现室内一氧化碳超标,避免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