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防治基本知识-0008全讯注册
                        
                        肝脏的重要功能 
  1.制造胆汁、帮助脂肪消化。如果没有肝脏,食物中的脂肪便不会消化,常引起腹泻和消瘦。 
  2.储藏糖份和释放糖份(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和脂肪),随时收,用时放,以维持血液中糖的浓度。如果没有肝脏,人就会周身无力,出汗或陷入昏迷状态。 
  3.制造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如果肝脏损伤太大,血液里的白蛋白严重减少,便可发生水肿,殃及生命。 
  4.肝脏可分泌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如肝脏损伤太重,伤口会出血不止,或内脏大出血导致死亡。 
  5.有解毒作用。有些化学物质如酒精、人体新陈代谢中所产生的有毒物,可通过肝脏解毒后由小便排出。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研究清楚的肝炎病毒型别。 
我国感染病毒性肝炎的情况 
  ☆以甲型肝炎感染最多,我国约有80%的人曾受到显性或隐性的感染,但没有慢性病人。乙型肝炎感染次之,近60%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约有1亿2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戊型肝炎感染居第三位,约17%的人被感染。丙型肝炎感染为第四位,约3.3%,其中约有一半丙肝病毒携带者。 
  ☆每年因肝病死亡人数约30万,其中50%为肝硬化及肝癌。 
  ☆我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约2000万,80%是乙型肝炎患者。 
  ☆全世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3.5亿,我国占1.2亿。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常年都有流行,但感染和发病高峰在冬、春季节,发病以青壮年为主。 
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hav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播。经粪-口途径传播者大多呈散发性发病,通过水或食物污染引起的甲型感染常呈暴发流行。(如1988年上海居民因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几个月内有30余万人发病)。 
怎样预防甲型肝炎? 
  预防甲型肝炎的重点是以采取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性措施。 
   ☆饮用水的管理,防止人粪污染。 
  自来水要按规程消毒。井水也要定期消毒,不能喝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粪便管理 
  甲型肝炎病人的粪便用一份20%的漂白粉澄清液与一份粪便拌匀进行消毒。便器用3%-5%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60分钟。 
  ☆饮食卫生 
  提倡分餐制。不要生食甲壳类水产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疫苗接种 
  对易感人群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减毒甲肝疫苗和灭活甲肝疫苗都有很好的免疫预防效果。 
乙型肝炎 
  它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是所有病毒性肝炎中最危险、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一型。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包括性接触)而传播,输入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血液、血浆,或采用不洁的注射器等,或注射污染病毒的生物制品,血液透析等均有感染hbv的危险。唾液的口-口途径传播也具重要意义。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主要是分娩时接触母血或产后密切接触引起,少数由子宫内直接感染。 
乙型肝炎怎样预防? 
  疫苗预防是最好最有效的预防乙肝方法,在我国所有新生儿都是免疫对象。母亲携带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对自己的孩子威胁最大,新生儿出生后必须在24小时内打完第一针,否则就无法阻止围产期母婴传播,然后在出生后的一个月和第六个月打第二针和第三针。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也需要这样做,因为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其他途径的传播。 
患了乙肝,该怎么办? 
  ☆药物治疗:乙肝病毒不断复制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根本原因,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在选择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抗病毒药物,适当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一些辅助治疗。 
  ☆休息:要根据病情而定,急性发作期应以休息为主,在肝炎基本静止期则可逐渐增加活动直至全日工作。 
  ☆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少吃糖,禁忌饮酒。 
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 
  
序号检验名称临床意义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1 - - 病毒在强复制(大三阳) 
2 --  病毒低水平复制(小三阳) 
3 --- 病毒复制弱或基本停止 
4---  感染恢复期 
5- -- 感染后恢复,已产生免疫力 
6- ---乙肝疫苗注射后已产生免疫力 
  
  ‘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有强传染性,这类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在家庭内患者日常用具要与他人分开,定期消毒,并到医院定期检查。 
  ‘小三阳’,表明乙肝病毒繁殖减低,传染性弱。生活上无须隔离。 
肝功能正常则不需治疗,但要注意: 1.定期检查肝功能。 2.保护肝脏,严格禁酒。3.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部分患者可以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1.输血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丙型肝炎存在着家庭聚集性,表明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因素。 
丙型肝炎的预防? 
  尚无疫苗特效预防,应认真管理检查血液及血制品,防止输入带有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不要随便输血和血浆。 
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缺陷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辅助下才会感染人体引起疾病。因此,乙肝肝炎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丁型肝炎。但它一旦和乙型肝炎共同或重叠感染,病情就加重了。hdv感染可见于静脉药瘾者、同性恋和血友病患者。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粪便污染的水源或食品,经水、食物或日常生活接触是传播本病的主要途径。本病的流行多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雨季或洪水后,散发性流行的部分患者与甲型肝炎重叠发病,主要系污染食品所致。戊型肝炎的预防同甲型肝炎。 
家中有了肝炎病人怎样预防? 
  家中如果有人得了急性肝炎时,首先:应设法让病人及早去医院隔离治疗。暂时需要留家治疗的也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在起病后3星期内病人的活动范围应受到限制,照顾病人需要由专人负责,每天照料结束后,双手用5%碘伏浸泡2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洗、擦干。其次,病人在家中隔离,要与家人分开吃饭,吃剩的食物不能再给别人吃。病人使用的日常用具都要和健康人分开。用后要严格消毒,方法见前。再次,家具、门把手等,每天可用0.5%过氧乙酸或2%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应在病人隔离后观察45天,留家病人的家庭成员则为75天。在观察期间要注意有无急性肝炎早期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治疗。